今天大体来讲长江商学院MBA提面需要做的准备分布在三大板块——材料准备,个人面试,无领导小组。虽然有的项目存在仅深度个面的情况,但是必要的准备带给我们的收获不仅会使优异的提面成绩,更是会给实际工作带来一些帮助和提升。
今天我们从三大板块做一些简单方法总结:
01、材料准备
提面材料是通向提前面试成功的门槛,材料不过关,后续都是白谈。因此,材料的包装技巧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提面材料的打磨分为以下几轮完成:
第一轮
初稿阶段,需要你集中时间段在8小时内完成。
第二轮
是材料的完善阶段,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补充第一阶段没有想到的细节部分。
第三轮
是材料的包装阶段,这里你要结合院校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充分挖掘你的个人亮点和特质,向老师展现出你与院校的匹配度。另外你还要通过相关事项与证书证明你的专业度。
第四轮
你要核实材料的准确度,包括数字类信息以及错别字,这一项细节是对态度的考察,一旦发现了错别字,会给面试官留下马虎、不认真的印象。
个人简历打磨
篇幅和版面
简历篇幅不宜过长,一般一页就好,更多的细节你可以在自述短文里面展现。版面不能太乱,有的院校为了方面阅读,一般都会给到考生模板;如果没有的话,大家参考常规的简历模板的版面设计。
结构设计
这部分包括了模块内容和模顺序。前面说到了版面可以参考常规的简历模板,但是,在模块顺序和内容方面,不建议大家直接拿来套,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与特质不同,模版上的信息呈现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你。
你要关注目标院校对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有针对地呈现你自身的某项突出能力与经验优势。一般越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要往前放。
比如说,你的第一学历可能并不理想,但是你的管理能力与经验很丰富,那么你就要将你的工作经历与成就放在前面,篇幅可以适当多一些。
常规简历模块分配
常规简历模块主要包含基础信息、个人综述、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技能资格,就好比你自己为你自己设计一张名片。
注意事项:
(1)基础信息这一块,有的学校并不建议你写联系方式,所以你要看清楚院校要求;
(2)技能资格没有的话,可以不写;
(3)简历的标题不需要写“个人简历”这几个大字。目标院校提供的简历模板除外。
(4)基础信息要除去一些无关信息,比如星座、兴趣爱好;保留姓名、年龄、政治面貌。如果政治面貌是普通群众,建议不要写。
个人综述
这部分内容一般放在第二模块或最后一个模块。警惕以下无效表述:
“工作非常有责任心,能很好地完成领导交代给自己的工作;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性格开朗,喜欢沟通总结。”
这种表述之所以被称为无效,是因为它缺乏个性化,放到任何人身上都能成立。你需要充分挖掘的自身的特殊经历与能力的证明材料,去呈现你自己,比如“世界500强市场部工作经历”、“参加过创新设计大赛,获得xx大奖或者称号”、“擅长策划,管理组织能力强,独立策划过x次重大活动”等等。
教育背景
这一模块建议重点描述在学校的干部经历、奖学金情况、学术论文和参加过的社会实践,如果有重要的比赛奖项,也可以拿出来展示。千万不要一大段一大段没有逻辑地铺开,这样容易让老师get不到你的亮点。
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建议大家先从最高的职位开始写,让老师对你的管理能力有个直接的判断。和教育背景一样,不要一大段地堆砌表述,要重点突出工作内容和业绩。
这一模块可以分成工作职责和工作业绩两个部分。可以先分3-5点,把工作职责表述清楚,然后再写工作业绩。
工作业绩要有实在的内容,注意数据化呈现,体现出你对公司的整体价值和贡献。比如“策划组织过10场重大会议,促成了5个项目的成交”等。
资格技能
这一模块可以从荣誉奖励、个人专利、个人专著、国际经历、创业经历和培训经历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不写。
02、个人面试
个人面试,中文和英文两部分。中文一定逃不开个人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院校最怕的就是一个毫无目标规划地报读MBA的人,也害怕一个为了逃避现实而选择读书的人。英文部分只要准备了也不过是那几种类型的问题,稳定发挥都没有问题。
关于职业规划
面试官问考生职业规划是想看考生是否有一个理性、成熟的职业目标,考生的职业格局如何;MBA是否与考生的职业规划匹配。
有些同学在回答此类问题的时候会显得含糊笼统,又或者是过于具体,将工作规划当成了职业规划。比如说“我的职业规划是做一名出色的管理者”,这种普适性的回答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成立,你要做的是充分挖掘你是自身的职能属性和岗位的发展路径。
良好的职业规划特点如下:
1、顺承。建议你的发展路径在你的职能属性范围内,比如从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做到集团总部的财务总监,而不是从财务总监发展成人力资源总监。
2、具象化。类似于“我要做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这种表述过于笼统,你要具体表达到什么职能的什么层级。
3、适当加一些情怀因素。建议多从对公司的价值贡献出发,小到推动某个部门发展,大到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千万不要说自己是为了升职加薪,因为这样等于是在给自己挖坑,容易给面试官留下格局不够的印象。
4、具备可行性。你所列出的职业目标必须符合实际,是你能够通过具体的发展路径能够实现的。
职业规划步骤
第一步:自我分析
你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和价值观,在你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你最喜欢、最擅长的是什么,尽量找两者的交叉点。然后需要了解职场环境,有哪些岗位符合你喜欢做的事情。
第二步:明晰职业目标
基于第一步,你要了解这类岗位的发展路径,每一阶段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同时明确你的发展去向,了解你自己是否具备这些岗位所需要的素质,你还需要从那些地方进步。
第三步:指定发展路径
有了顶峰的目标,你就要开始规划路线了。你要思考自己该如何到达,需要准备哪些装备和燃料,或者人手。
注意:因为我们是在进行MBA面试,所以在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寻找职业目标、实现路径与攻读MBA的交叉点,不要给自己挖坑。
优缺点分析
类似于自我优缺点的这类问题一旦回答不好,很容易发展成压力面。在谈到优缺点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使用普适词汇。什么是普适词汇呢?就是类似于细致认真、努力勤奋,能够较好地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这些词很难凸显你特点,放到任何一个人都成立。
2、谈到缺点时,不要说过于实诚。比如说自己比较懒,没有干劲之类的话,这样会让给老师觉得你不够上进。也不要说自己没有缺点,这样显得不够真诚。
那么,怎样去正确的分析与表达自己的优缺点呢?
其实个人的优缺点是一组辩证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境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说,你的有点事善于规划工作,计划性比较强,那么你的缺点很可能就是害怕临时面对突发事件,或者讨厌计划被打乱。
如果你的优点是执行力比较强,做事迅速,那么你的缺点很可能就是缺乏沉淀,思考的周全性可能不到位。所以,建议大家根据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来分析自己真正的优缺点。
可能有同学会担心跟面试官说自己的缺点会减分,其实,面试官问你的缺点是在考察你对待缺点的态度。你不妨大方地说出缺点,然后表明自己如何认知和改进就可以了。简单的说就是缺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应对态度。
关于英文个面明天将会写一篇为大家详细解读~
03、无领导小组
无领导小组在三大板块中属于难度较大的,这也得益于其最大的te dian ——临时性,临场性和不确定性。每个人多是具有成熟思想和鲜明个人特征的个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实现问题解决并且个人能够出类拔萃,优点尽显,这注定不是一道简单题。
基本信息
【考试形式】无领导小组讨论,即多位考生组成一个小组,针对考官给出的某一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小组的结论。考官全程仅进行观察、评分,不参与具体内容(除非超时提醒)
【考试时间】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时长为15~30分钟(各校有不同的标准,这点要在考前收集好信息)
【考试流程】
【小组人数】根据院校不同,一般为6~9人
【组内角色】无领导小组讨论并不是没有领导,而是在候场阶段,大家通过自荐、选举的方式,决定出本次讨论的各自角色,角色种类如下:
大家正常发挥情况下,对于有角色的考生是有一定的加分的,加分强度一般是总结者>领导者>计时员>破冰者>普通组员。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候场阶段大家对自己的角色有个初步的共识,但老师是不清楚的,老师只会看你的临场表现,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
① 事先定好了破冰者人选,但在读题之后老师突然进行了指派:“靠门的同学,从你开始顺时针发言”
② 事先定好了破冰人选,但由于题目不熟,破冰者退缩了,并没有主动承担这个角色
③ 事先定好了领导者/总结者,但在讨论过程中有其他人跳出来发言,暗中抢夺角色各种情况不胜枚举......
因此不要以为定好了角色就能按部就班的进行,一定要提高警惕,首先要保证整组的讨论顺利,其次再尽量多的展示自己的水平,当组内讨论方向、节奏出现较大偏差时,普通组员也可以委婉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考察内容
角色的定位是考生的约定,在考官角度,主要考察以下几点:
1、能否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题目发表精彩的看法
2、发言时神色语态是否自然,声音是否洪亮,语言组织是否具备逻辑性
3、能否仔细倾听他人的想法或意见,给予肯定或者建设性补充
4、能否在讨论节奏把握中,有恰当的表现
5、能否展现自己的团队凝聚能力,例如照顾发言较少的同学
注:对破冰者的发言内容会适当的降低要求(破冰者思考时间较短)
提升攻略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能力是有办法可以提升的,各位研友不必觉得自己“不爱说话”、“佛系”、“我就这样儿”就选择躺平...具体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提升:
避坑指南
讨论时切记注意以下几点:
1、无领导小组讨论,首先是组与组的竞争,其次才是组内成员的竞争。只有整组表现没有太大失误,才有个人高分的机会。
2、讨论而不是辩论(与求职面试略有差别),不要针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反驳,如果不认可他的观点,不提就可以了。如果认可,可以在自己发言时先过渡一下:“我非常认可上一位同学的发言,下面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3、除非某位考生发言超时,否则不要打断他人,即使是方向跑偏,也不过1~2分钟,让他讲完
4、冷场时要迅速救场,切不可出现整组人面面相觑
5、不要太过活跃,也不要全程隐身(只进行一次发言,无亮点的同时,在控场、总结时没有补充,不可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理工科技大厦 电话: 400-617-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