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陶渊明以《归去来兮辞》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人生的思索,“归去来兮”是陶渊明对纯净本心的一种向往和回归。2018年3月23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我校作曲系副教授青年作曲家史付红以“归去来兮——史付红室内乐作品音乐会”携手校内外优秀青年演奏家用音乐表达了自己在中西方音乐创作中的探索与思考。
本次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陈昌宁执棒,演奏的五首作品均是史付红受国内外音乐节、艺术基金会的委约之作,也是她留学归来回到母校任教后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五首作品中有四首都是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的混合编制,但每首作品又凸显出了不同于传统乐器的音色特性和演奏特点,展现出了作曲家对传统乐器的深入了解和熟练把握,以及对西方创作技法的灵活运用。
开场作品《距离》是为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的混合室内乐队而创作,“距离”源自作曲家对音乐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和文化间时空概念的思考,以东西方乐器“对话”的形式表现不同音乐文化相互参照与交融。《曼陀罗》是本场音乐会中唯一一部为西洋乐器而创作的作品。这首作品中有众多新的演奏技法,对演奏家而言是不小的挑战。青年钢琴家杨珊珊以刮弦塑造出悠远的回响,融合着弦乐中的微分音表现出虚无缥缈的色彩,在乐曲高潮所有的乐器竞奏般将各自的音色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最终乐曲在遥远的回响中归于宁静。《山海》的创作灵感来自《山海经》和中国古代神话中创造女神女娲和伏羲,这首为琵琶和六重奏所创作的作品以琵琶表现女娲的女性形象,描述了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青年琵琶演奏家兰维薇和长笛演奏家林怡君以空灵、梦幻的音色勾勒出天地万物混沌的苍茫之感,打击乐演奏家乔佳以丰富多变的鼓声再现了天地混沌初开之时迸发出的旺盛原始生命力。为扬琴、弦乐队和打击乐而作的《西行漫记幻想曲》用扬琴为观众再现了穿越时空的丝绸古道。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归去来兮》是作曲家对当今快节奏生活中内心归宿的一种反省,作曲家以源于自然、唱于自然的侗族大歌为主角,将四位侗族大歌歌手淳朴、天然的演唱与民族乐器、西方乐器相融合。室内乐队的音色选择、演奏技法、旋律调性安排等都衍生于侗族大歌的旋律,在演奏中以“背景”来衬托和交融在侗族大歌纯真、自然的演唱中,以现代人的情感和审美来再现侗族大歌之美,突出了音乐表现力与自然和人类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将民族音乐的精华深入挖掘并以当代人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是当代作曲家的时代使命,“归去来兮”无疑是史付红面对这一时代使命的选择。正如史付红所说,“归去来兮”是她海外求学后重回母校的选择,也是她在深入学习西方作曲技法后,重新回到母语文化语境中去挖掘民族音乐精华的一个回归。
本场音乐会的部分支持来自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助,同时邀请到我校音乐学系蒲方教授进行了全方位的作品导赏。作曲家史付红希望通过本次音乐会能为作曲家创作观念的交流、作品创作与作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同时,也希望本场音乐会能为当代音乐的演奏、诠释和欣赏,以及音乐文化的国际交流等方面带来积极和意义深远的影响。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新闻资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理工科技大厦 电话: 400-617-2669